LoRa終端OTAA與ABP入網方式工作原理區別介紹
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如何將LoRa節點添加到TTN服務器上并以OTAA方式入網TTN?,現在為大家介紹LoRa終端兩種入網方式OTAA與ABP工作原理的區別,此文來自小七老師,小七老師是騰訊云在線課堂物聯網講師。

LoRa終端兩種不同的入網方式,在LoRaWAN協議中,它們分別稱為OTAA和ABP。OTAA的全稱是Over The Air Activation,中文意思就是空中激活方式;ABP的全稱就是Activation By Personalization,中文意思是個性化激活。
OTAA的終端入網流程相對比較復雜,而ABP終端簡化了入網流程,從安全性上來說OTAA終端的安全性相比于ABP終端要高一些。
對于不同入網方式的終端來說,通電并不代表節點已經入網了,終端要正常工作,必須要獲取到三個加密參數,這三個加密參數分別是:DevAddr、NwkSkey和AppSkey;而OTAA終端配置的是另外三個參數,這三個參數分別是:DevEUI、AppEUI和AppKey。
OTAA終端需要向服務器發送JoinRequest請求,也就是入網請求,服務器處理完入網請求會向終端發送JoinAccept,也就是入網應答,終端成功接收到服務器下發的JoinAccept之后,OTAA終端這時才是入網成功了,此時OTAA終端就可以從JoinAccept中計算出DevAddr、NwkSkey和AppSkey這三個加密參數了。有了這三個加密參數,終端就可以正常工作了。
對于ABP終端來說我們是直接三個加密參數DevAddr、NwkSkey和AppSkey配置給了ABP終端,ABP終端可以直接使用這三個加密參數來工作。當ABP終端成功發送了第一條數據之后,我們就認為ABP終端入網成功了。
我們了解了OTAA終端和ABP終端的入網方式之后,下面來說說為什么OTAA終端相比于ABP終端安全性更高一些。
從前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OTAA終端需要執行一次入網過程之后,才能獲取到對應的三個加密參數DevAddr、NwkSkey和AppSkey;OTAA終端每執行一次入網操作,這三個加密參數也會相應的隨機變化。
ABP終端是直接配置了三個加密參數DevAddr、NwkSkey和AppSkey,也就是說對于ABP終端這三個加密參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。對于OTAA終端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重新執行入網操作,動態更改加密參數,這就像我們的銀行卡密碼一樣,定期修改銀行卡密碼可以提高我們銀行卡的安全性,所以OTAA設備相對來說比ABP設備安全性更高一些。
接下來的系列文章里我們還將跟大家分享弱網區域下OTAA和ABP入網方式的對比,還有網絡上常見的一些關于節點入網的錯誤知識更正等等,敬請期待。
您的留言或需求: